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图书 > 教育学习

专题史系列丛书 中国近代音乐史 余甲方著 2006年版

  • 资料名称:专题史系列丛书 中国近代音乐史 余甲方著 2006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46.82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6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专题史系列丛书 中国近代音乐史
作者:余甲方著
出版时间:2006年版
丛编项: 专题史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音乐史(1840―1949)》为“专题史系列”之一。综合了迄今为止中国近代音乐史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编纂,作出独到的解释,内容既精练又完备,包括自1840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轨迹,分上编:传统音乐与下编:新兴音乐。既回溯了传统视角的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民歌与歌舞音乐,又阐述了新兴音乐包括西洋音乐的传入我国及我国近代音乐新人的出现、成长及其对音乐思潮、理论、社会的影响;洗练流畅的文字背后,潜藏了逻辑的、审美的基座。
目录
上编 传统音乐的嬗变
一、清末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1840-1910)
(一)说唱音乐的兴盛
(二)戏曲音乐的繁衍
(三)合奏器乐的繁盛
(四)独奏器乐的成熟
(五)仪式音乐、宗教音乐的承袭
(六)歌舞音乐与民歌的演进
二、民国时期(1911一1949)
(一)说唱音乐的衍变
(二)戏曲音乐的革新
(三)器乐的嬗变
(四)民歌与歌舞音乐的出新
下编 新兴音乐的勃兴
一、清末民初时期(1840—1919)
(一)西洋音乐的传入
(二)留日学生的音乐活动与新型学校音乐教育初始
(三)沈心工、曾志志、李叔同的音乐活动
(四)学堂乐歌的内容和意义
二、“五四”运动至北伐战争时期(1919—1927)
(一)新音乐社团与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初创
(二)蔡元培的美育理论
(三)新音乐理论建设初始的思想碰撞
(四)王光祈的音乐研究与丰子恺的音乐思想
(五)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刘天华与新兴音乐文化
的创建
三、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
(一)左翼音乐运动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二)聂耳、吕骥、张曙、任光的音乐创作
(三)群众歌曲的创作
(四)黄自、青主等人的音乐思想与音乐创作
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一1949)
(一)抗战初期的群众歌曲创作
(二)“鲁艺”音乐教育与新歌剧《白毛女》
(三)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音乐创作
(四)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五)麦新、张寒晖等人的歌曲创作
(六)沦陷区的音乐概貌
(七)国统区的新音乐运动、音乐教育和歌曲创作
(八)沦陷区与国统区的器乐创作
(九)陶行知的音乐美育思想与实践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
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