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医论专辑 孙其新 2013年版
- 资料名称:李可医论专辑 孙其新 2013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86.41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919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李可医论专辑
作者: 孙其新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李可是21世纪中医界的大家,作者根据《李可经验专辑》及近10年来医论文章,从不同侧面,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凡病皆本气致病,脾与肾为人生两本,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六经辨证统百病,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四逆汤养阳长寿,集《内经》、《伤寒》、《金匮》、《本经》、彭子、钦安于一身,走出一条古中医学发展的道路(本书可供中医业者临床指导,也可作为中医教学参考资料)。
目录
1 心衰破格救心汤
1.1 方剂组成与来源
1.1.1 方剂组成
1.1.2 煎服方法
1.1.3 方剂的创新与思路
1.2 本方功效与主治
1.3 临床应用举隅
1.3.1 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合并脑危象
1.3.2 肺心病心衰合并脑危象、急性肾衰竭
1.3.3 风心病心衰垂危
1.3.4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梗
1.3.5 冠心病心衰并发频发室性早搏、室颤休克
1.4 结语
2 伏邪不醒变成痨
2.1 伏邪的概念
2.2 伏邪发病特点
2.2.1 伏邪病史特点
2.2.2 伏邪证候特点
2.2.3 伏邪发病时间特点
2.2.4 伏邪征兆
2.3 伏邪辨证思路
2.4 伏邪治疗规律
2.4.1 伏邪之常法
2.4.2 伏邪的变法
2.5 伏邪是学习难点
3 病证冲突当从证
3.1 认清人、病、证三者之间关系
3.1.1 人与病
3.1.2 病与证
3.1.3 人、病、证三者之间关系
3.2 辨西医病七步
3.2.1 诸证当先解表
3.2.2 伏邪百日,当引邪外透
3.2.3 以阴阳为纲,寒热虚实分型
3.2.4 针对个体特异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2.5 面对西医急性炎症,也不要跟着“炎”字跑
3.2.6 万病不治求脾肾,不治之治最上乘
3.2.7 不在病名钻牛角,六经辨证统百病
4 急症攻毒承气汤
4.1 热病验案
4.2 攻毒承气汤
4.2.1 攻毒承气汤组成
4.2.2 攻毒承气汤类案的启示
4.3 李可治热病特色
4.3.1 李可治热病经方
4.3.2 李可治热病自制方
4.3.3 李可治热病特色
4.3.4 李可治热病思路
5 肿瘤攻癌夺命汤
5.1 治肿瘤思路
5.1.1 以阴阳为纲,寒热虚实分型
5.2 治肿瘤分型
5.2.1 痰毒热化型,攻癌夺命汤
5.2.2 痰凝寒化型,攻癌基础麻辛方
5.3 宫颈癌分型
5.3.1 肝郁湿热型,芪苡逍遥桂苓丸
5.3.2 脾虚寒化型,芪苡补君醒脾汤
5.4 白血病分型
5.4.1 热毒炽盛型,清瘟败毒犀四味
5.4.2 气血两竭型,三复温脾统血汤
5.5 伏邪入里当外透,病证冲突当从证
5.5.1 伏邪入里当外透
5.5.2 病证冲突当从证
5.6 治癌要过四道关,整体失调四大证
5.6.1 治癌要过四道关
5.6.2 整体失调四大证
5.7 攻补比例随证转,除恶务尽长固本
5.7.1 攻补比例随证转
5.7.2 除恶务尽长固本
5.8 治良性肿物思路
5.8.1 良性肿物常用方
5.8.2 良性肿物经验方
6 培元固本治未病
6.1 培元固本散方解
6.2 培元固本散类方
6.2.1 肺系培元固本散
6.2.2 肺间培元固本散
6.2.3 肺痨培元固本散
6.2.4 风心培元固本散
6.2.5 冠心培元固本散
6.2.6 血栓培元固本散
6.2.7 肝硬培元固本散
6.2.8 溃疡培元固本散
6.2.9 疳积培元固本散
6.2.10 类关培元固本散
6.2.11 妇科培元固本散
6.2.12 内障培元固本散
6.3 培元固本治未病
6.3.1 恪守疾病禁忌,以免重蹈覆辙
6.3.2 培元固本治体,药分3个层次
6.3.3 万病不治求脾肾,不治之治最上乘
7 广西中医学院座谈会纪要
8 深圳大礼堂讲演
9 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
9.1 蛛网膜出血并发暴盲案
9.2 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
9.2.1 组成
9.2.2 古今剂量折算法
9.2.3 主治
9.2.4 煮服法
9.2.5 加减法
1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序言
10.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问世的现实意义
10.2 彭子是中医复兴之父
10.3 彭子找到了古中医传承断层的脉络
11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
12 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12.1 人体本气致病
12.2 中医复兴的路
12.3 中医治四种心脏病
13 思路与方法
13.1 思路与方法
13.1.1 基本观点
13.1.2 伤寒心悟
13.2 攻关记实
14 人体阳气与疾病
14.1 阳气不到便是病
14.2 浊阴不降高心病
14.3 阴阳平和阳主导
14.4 阳气虚结化肿瘤
14.5 中医西化只辨病
14.6 滋阴降火险丧命
14.7 凡病皆本气自病
14.8 经方基础有效量
14.9 弟子率先尝毒药
14.10 续命煮散治中风
14.11 附子大量救心衰
14.12 乌头巨毒疗风湿
14.13 偶然机遇悟中医
14.14 中西结合道不同
14.15 养阳长寿四逆汤
14.16 阳光一照阴霾消
14.17 古中医学圆运动
14.18 生死关头辨阴阳
15 绝学名医,均为我师
16 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16.1 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16.1.1 过食肥甘,嗜食生冷
16.1.2 少动多逸
16.1.3 失治误治
16.1.4 房事不节
16.2 治疗大法
16.3 注意事项
17 免疫病的治疗思路
17.1 本气先虚
17.2 伏邪存焉
17.3 伏邪既存,正气必攻
17.4 正气攻邪,必伤正气
17.5 总结
17.5.1 难症痼疾,师法仲景
17.5.2 辨热证的真假虚实
18 肿瘤的治疗思路
18.1 病因总括
18.1.1 人身各处,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18.1.2 寒湿为患,十占八九
18.1.3 情志内伤
18.2 治疗方法
18.2.1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顾护胃气为第一要领
18.2.2 阳散寒是基本治疗思路
18.2.3 攻下之法不可偏废
19 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
19.1 小青龙汤组成
19.1.1 剂量换算
19.1.2 桂枝
19.1.3 麻黄
19.1.4 赤芍
19.1.5 半夏
19.1.6 细辛
19.2 小青龙汤主治
19.3 小青龙汤虚化汤
19.3.1 附子
19.3.2 人参
19.3.3 茯苓
19.3.4 菀、冬、果
19.3.5 竹沥
19.3.6 杏、葶、枣
19.3.7 破格
19.3.8 石、梅
19.3.9 蝉蜕
19.4 小青龙虚化汤组成
19.5 小青龙汤的临证应用
19.6 小儿急性肺炎
19.7 小青龙虚化汤的病机
20 论甲型流感
20.1 甲型流感预防
20.2 甲型流感治疗
21 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22 学用经方两大关
22.1 剂量关
22.2 毒药关
22.3 攻癌2号方
23 要闯三关,浴火重生
23.1 普及中医,两大背景
23.2 路子走对,快速成才
23.3 要闯三关,浴火重生
24 相火究竟是什么
25 李可年谱
26 后记:中医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谜
作者: 孙其新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李可是21世纪中医界的大家,作者根据《李可经验专辑》及近10年来医论文章,从不同侧面,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凡病皆本气致病,脾与肾为人生两本,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六经辨证统百病,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四逆汤养阳长寿,集《内经》、《伤寒》、《金匮》、《本经》、彭子、钦安于一身,走出一条古中医学发展的道路(本书可供中医业者临床指导,也可作为中医教学参考资料)。
目录
1 心衰破格救心汤
1.1 方剂组成与来源
1.1.1 方剂组成
1.1.2 煎服方法
1.1.3 方剂的创新与思路
1.2 本方功效与主治
1.3 临床应用举隅
1.3.1 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合并脑危象
1.3.2 肺心病心衰合并脑危象、急性肾衰竭
1.3.3 风心病心衰垂危
1.3.4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梗
1.3.5 冠心病心衰并发频发室性早搏、室颤休克
1.4 结语
2 伏邪不醒变成痨
2.1 伏邪的概念
2.2 伏邪发病特点
2.2.1 伏邪病史特点
2.2.2 伏邪证候特点
2.2.3 伏邪发病时间特点
2.2.4 伏邪征兆
2.3 伏邪辨证思路
2.4 伏邪治疗规律
2.4.1 伏邪之常法
2.4.2 伏邪的变法
2.5 伏邪是学习难点
3 病证冲突当从证
3.1 认清人、病、证三者之间关系
3.1.1 人与病
3.1.2 病与证
3.1.3 人、病、证三者之间关系
3.2 辨西医病七步
3.2.1 诸证当先解表
3.2.2 伏邪百日,当引邪外透
3.2.3 以阴阳为纲,寒热虚实分型
3.2.4 针对个体特异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2.5 面对西医急性炎症,也不要跟着“炎”字跑
3.2.6 万病不治求脾肾,不治之治最上乘
3.2.7 不在病名钻牛角,六经辨证统百病
4 急症攻毒承气汤
4.1 热病验案
4.2 攻毒承气汤
4.2.1 攻毒承气汤组成
4.2.2 攻毒承气汤类案的启示
4.3 李可治热病特色
4.3.1 李可治热病经方
4.3.2 李可治热病自制方
4.3.3 李可治热病特色
4.3.4 李可治热病思路
5 肿瘤攻癌夺命汤
5.1 治肿瘤思路
5.1.1 以阴阳为纲,寒热虚实分型
5.2 治肿瘤分型
5.2.1 痰毒热化型,攻癌夺命汤
5.2.2 痰凝寒化型,攻癌基础麻辛方
5.3 宫颈癌分型
5.3.1 肝郁湿热型,芪苡逍遥桂苓丸
5.3.2 脾虚寒化型,芪苡补君醒脾汤
5.4 白血病分型
5.4.1 热毒炽盛型,清瘟败毒犀四味
5.4.2 气血两竭型,三复温脾统血汤
5.5 伏邪入里当外透,病证冲突当从证
5.5.1 伏邪入里当外透
5.5.2 病证冲突当从证
5.6 治癌要过四道关,整体失调四大证
5.6.1 治癌要过四道关
5.6.2 整体失调四大证
5.7 攻补比例随证转,除恶务尽长固本
5.7.1 攻补比例随证转
5.7.2 除恶务尽长固本
5.8 治良性肿物思路
5.8.1 良性肿物常用方
5.8.2 良性肿物经验方
6 培元固本治未病
6.1 培元固本散方解
6.2 培元固本散类方
6.2.1 肺系培元固本散
6.2.2 肺间培元固本散
6.2.3 肺痨培元固本散
6.2.4 风心培元固本散
6.2.5 冠心培元固本散
6.2.6 血栓培元固本散
6.2.7 肝硬培元固本散
6.2.8 溃疡培元固本散
6.2.9 疳积培元固本散
6.2.10 类关培元固本散
6.2.11 妇科培元固本散
6.2.12 内障培元固本散
6.3 培元固本治未病
6.3.1 恪守疾病禁忌,以免重蹈覆辙
6.3.2 培元固本治体,药分3个层次
6.3.3 万病不治求脾肾,不治之治最上乘
7 广西中医学院座谈会纪要
8 深圳大礼堂讲演
9 从麻黄汤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暴盲引发的思考
9.1 蛛网膜出血并发暴盲案
9.2 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
9.2.1 组成
9.2.2 古今剂量折算法
9.2.3 主治
9.2.4 煮服法
9.2.5 加减法
10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序言
10.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问世的现实意义
10.2 彭子是中医复兴之父
10.3 彭子找到了古中医传承断层的脉络
11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
12 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12.1 人体本气致病
12.2 中医复兴的路
12.3 中医治四种心脏病
13 思路与方法
13.1 思路与方法
13.1.1 基本观点
13.1.2 伤寒心悟
13.2 攻关记实
14 人体阳气与疾病
14.1 阳气不到便是病
14.2 浊阴不降高心病
14.3 阴阳平和阳主导
14.4 阳气虚结化肿瘤
14.5 中医西化只辨病
14.6 滋阴降火险丧命
14.7 凡病皆本气自病
14.8 经方基础有效量
14.9 弟子率先尝毒药
14.10 续命煮散治中风
14.11 附子大量救心衰
14.12 乌头巨毒疗风湿
14.13 偶然机遇悟中医
14.14 中西结合道不同
14.15 养阳长寿四逆汤
14.16 阳光一照阴霾消
14.17 古中医学圆运动
14.18 生死关头辨阴阳
15 绝学名医,均为我师
16 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16.1 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16.1.1 过食肥甘,嗜食生冷
16.1.2 少动多逸
16.1.3 失治误治
16.1.4 房事不节
16.2 治疗大法
16.3 注意事项
17 免疫病的治疗思路
17.1 本气先虚
17.2 伏邪存焉
17.3 伏邪既存,正气必攻
17.4 正气攻邪,必伤正气
17.5 总结
17.5.1 难症痼疾,师法仲景
17.5.2 辨热证的真假虚实
18 肿瘤的治疗思路
18.1 病因总括
18.1.1 人身各处,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18.1.2 寒湿为患,十占八九
18.1.3 情志内伤
18.2 治疗方法
18.2.1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顾护胃气为第一要领
18.2.2 阳散寒是基本治疗思路
18.2.3 攻下之法不可偏废
19 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
19.1 小青龙汤组成
19.1.1 剂量换算
19.1.2 桂枝
19.1.3 麻黄
19.1.4 赤芍
19.1.5 半夏
19.1.6 细辛
19.2 小青龙汤主治
19.3 小青龙汤虚化汤
19.3.1 附子
19.3.2 人参
19.3.3 茯苓
19.3.4 菀、冬、果
19.3.5 竹沥
19.3.6 杏、葶、枣
19.3.7 破格
19.3.8 石、梅
19.3.9 蝉蜕
19.4 小青龙虚化汤组成
19.5 小青龙汤的临证应用
19.6 小儿急性肺炎
19.7 小青龙虚化汤的病机
20 论甲型流感
20.1 甲型流感预防
20.2 甲型流感治疗
21 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22 学用经方两大关
22.1 剂量关
22.2 毒药关
22.3 攻癌2号方
23 要闯三关,浴火重生
23.1 普及中医,两大背景
23.2 路子走对,快速成才
23.3 要闯三关,浴火重生
24 相火究竟是什么
25 李可年谱
26 后记:中医的哥德巴赫猜想之谜
相关资料
- 专科医生合理用药系列 肿瘤合理用药 第二版 安永恒 等主编 2009年版
-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系列教材 药理学 刘宏雁 主编 2009年版
- 药理学 刘吉成 等编 2012年版
- 循证心血管病学系列丛书 循证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 黄元铸,张定国 主编 2008年版
- 新药研发案例研究 明星药物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白东鲁,沈竞康 主编 2014年版
- 新观点与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 52 心肺复苏、自动除颤与灾害自救互救生命链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编 2012年版
- 现代外科临床诊疗学 上 胸心外科分册 现代保健杂志社 编 2008年版
-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第二版 何清湖 主编 2014年版
- 住院医师丛书 外科疾病诊疗手册 张悦臣 2009年版
- 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 五官科学 第2版 李新春 主编 2008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