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 无机混合酸 [李长海,贾冬梅 编著] 2015年版
- 资料名称: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 无机混合酸 [李长海,贾冬梅 编著] 2015年版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33.46 MB
- 标准类型:行业图书
- 标准语言:简体中文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705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 无机混合酸
作者:李长海,贾冬梅 编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交换吸附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的固相萃取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工业上普遍运用的重要分离手段。《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无机混合酸》全面系统地对有机,无机混合酸废水污染现状与治理技术作了详细的归纳总结,介绍了交换吸附技术分离有机,无机混合酸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基本技术及具体应用,有机,无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不同吸附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吸附平衡,动力学,穿透曲线模型;系统评价了多种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吸附速率,选择性和再生性等指标。《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无机混合酸》可供化工,染料,农药,环保,冶炼,电镀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混合酸废水污染现状与治理
1.1.1 水资源现状
1.1.2 我国混合酸废水污染现状
1.1.3 混合酸废水处理的意义
1.2 混合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1.2.1 混合酸废水处理技术
1.2.2 溶液分离方法
1.3 β萘磺酸废水处理方法
1.3.1 溶剂萃取法
1.3.2 树脂吸附法
1.3.3 液膜分离及催化氧化法
1.4 CLT酸废水处理方法
1.4.1 溶剂萃取法
1.4.2 电凝聚法处理CLT酸废水
1.4.3 “电凝聚二级生化吸附”工艺处理CLT酸废水
1.5 离子交换树脂法的应用
2 吸附机理及模型研究
2.1 吸附机理
2.2 平衡模型
2.2.1 单组分平衡模型
2.2.2 多组分竞争吸附平衡模型
2.3 吸附动力学模型
2.4 固定床内传质模型
2.4.1 传质模型的建立
2.4.2 模型的求解
2.4.3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3 实验及分析方法
3.1 实验体系的确定
3.2 实验方法
3.2.1 材料及仪器
3.2.2 交换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3.2.3 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3.2.4 静态动力学实验
3.2.5 固定床流出曲线的测定
3.2.6 分析方法
4 萘磺酸,硫酸,亚硫酸混合酸分离
4.1 单组分吸附平衡及热力学性能研究
4.1.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4.1.2 吸附剂筛选
4.1.3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4.1.4 共存阴离子对β萘磺酸吸附的影响
4.1.5 单组分吸附
4.1.6 热力学分析
4.2 多组分吸附平衡及模型模拟
4.2.1 双组分竞争吸附平衡
4.2.2 双组分体系和单组分体系吸附量的比较
4.2.3 双组分竞争吸附模型模拟
4.2.4 多组分竞争吸附平衡
4.2.5 多组分吸附预测中NICM模型和IAST模型的比较
4.3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1 搅拌速度对NSA吸附速率的影响
4.3.2 颗粒大小对NSA吸附速率的影响
4.3.3 温度,浓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
4.3.4 吸附过程动力学分析
4.4 固定床吸附过程及模拟
4.4.1 单组分和双组分穿透曲线的实验比较
4.4.2 进口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3 进口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4 床层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5 床层高径比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6 多组分穿透曲线及模型模拟
4.4.7 工艺实验及结果
4.5 载铁复合树脂分离萘磺酸研究
4.5.1 复合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4.5.2 复合树脂的吸附性能
4.5.3 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
4.5.4 固定床吸附过程及模拟
4.5.5 解吸性能
5 CLT酸/盐酸混合酸分离
5.1 单组分吸附平衡及热力学性能研究
5.1.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5.1.2 初始浓度变化对平衡时间的影响
5.1.3 树脂的筛选
5.1.4 pH值影响
5.1.5 共存阴离子对CLT酸交换吸附的影响
5.1.6 吸附平衡等温线
5.1.7 热力学分析
5.2 吸附动力学研究
5.2.1 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5.2.2 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5.2.3 动力学控制步骤
5.3 双组分吸附平衡及模型模拟
5.3.1 双组分竞争吸附平衡
5.3.2 双组分体系和单组分体系吸附量的比较
5.3.3 双组分竞争吸附模型模拟
5.3.4 双组分竞争体系中组分可分离度的模拟计算
5.3.5 双组分吸附预测中NICM模型和IAST模型的比较
5.4 固定床吸附过程及模拟
5.4.1 单组分和双组分穿透曲线的实验比较
5.4.2 进口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3 进口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4 床层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5 床层高径比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6 工艺实验及结果
参考文献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附录
附录1 多组分NICM平衡模型计算框图
附录2 总传质系数Ka实验拟合框图
作者:李长海,贾冬梅 编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交换吸附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的固相萃取分离技术已经成为工业上普遍运用的重要分离手段。《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无机混合酸》全面系统地对有机,无机混合酸废水污染现状与治理技术作了详细的归纳总结,介绍了交换吸附技术分离有机,无机混合酸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基本技术及具体应用,有机,无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不同吸附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吸附平衡,动力学,穿透曲线模型;系统评价了多种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吸附速率,选择性和再生性等指标。《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无机混合酸》可供化工,染料,农药,环保,冶炼,电镀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混合酸废水污染现状与治理
1.1.1 水资源现状
1.1.2 我国混合酸废水污染现状
1.1.3 混合酸废水处理的意义
1.2 混合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1.2.1 混合酸废水处理技术
1.2.2 溶液分离方法
1.3 β萘磺酸废水处理方法
1.3.1 溶剂萃取法
1.3.2 树脂吸附法
1.3.3 液膜分离及催化氧化法
1.4 CLT酸废水处理方法
1.4.1 溶剂萃取法
1.4.2 电凝聚法处理CLT酸废水
1.4.3 “电凝聚二级生化吸附”工艺处理CLT酸废水
1.5 离子交换树脂法的应用
2 吸附机理及模型研究
2.1 吸附机理
2.2 平衡模型
2.2.1 单组分平衡模型
2.2.2 多组分竞争吸附平衡模型
2.3 吸附动力学模型
2.4 固定床内传质模型
2.4.1 传质模型的建立
2.4.2 模型的求解
2.4.3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3 实验及分析方法
3.1 实验体系的确定
3.2 实验方法
3.2.1 材料及仪器
3.2.2 交换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3.2.3 交换吸附平衡实验
3.2.4 静态动力学实验
3.2.5 固定床流出曲线的测定
3.2.6 分析方法
4 萘磺酸,硫酸,亚硫酸混合酸分离
4.1 单组分吸附平衡及热力学性能研究
4.1.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4.1.2 吸附剂筛选
4.1.3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4.1.4 共存阴离子对β萘磺酸吸附的影响
4.1.5 单组分吸附
4.1.6 热力学分析
4.2 多组分吸附平衡及模型模拟
4.2.1 双组分竞争吸附平衡
4.2.2 双组分体系和单组分体系吸附量的比较
4.2.3 双组分竞争吸附模型模拟
4.2.4 多组分竞争吸附平衡
4.2.5 多组分吸附预测中NICM模型和IAST模型的比较
4.3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1 搅拌速度对NSA吸附速率的影响
4.3.2 颗粒大小对NSA吸附速率的影响
4.3.3 温度,浓度对吸附速率的影响
4.3.4 吸附过程动力学分析
4.4 固定床吸附过程及模拟
4.4.1 单组分和双组分穿透曲线的实验比较
4.4.2 进口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3 进口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4 床层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5 床层高径比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4.4.6 多组分穿透曲线及模型模拟
4.4.7 工艺实验及结果
4.5 载铁复合树脂分离萘磺酸研究
4.5.1 复合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4.5.2 复合树脂的吸附性能
4.5.3 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
4.5.4 固定床吸附过程及模拟
4.5.5 解吸性能
5 CLT酸/盐酸混合酸分离
5.1 单组分吸附平衡及热力学性能研究
5.1.1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5.1.2 初始浓度变化对平衡时间的影响
5.1.3 树脂的筛选
5.1.4 pH值影响
5.1.5 共存阴离子对CLT酸交换吸附的影响
5.1.6 吸附平衡等温线
5.1.7 热力学分析
5.2 吸附动力学研究
5.2.1 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5.2.2 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5.2.3 动力学控制步骤
5.3 双组分吸附平衡及模型模拟
5.3.1 双组分竞争吸附平衡
5.3.2 双组分体系和单组分体系吸附量的比较
5.3.3 双组分竞争吸附模型模拟
5.3.4 双组分竞争体系中组分可分离度的模拟计算
5.3.5 双组分吸附预测中NICM模型和IAST模型的比较
5.4 固定床吸附过程及模拟
5.4.1 单组分和双组分穿透曲线的实验比较
5.4.2 进口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3 进口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4 床层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5 床层高径比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5.4.6 工艺实验及结果
参考文献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附录
附录1 多组分NICM平衡模型计算框图
附录2 总传质系数Ka实验拟合框图
相关资料
-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王成国,朱波著] 2011年版
- 管道超声导波及其混沌检测技术 张伟伟 著 2019年版
- 胶接接头强度解析分析 [赵波 著] 2012年版
- 洗消剂及洗消技术 卢林刚,徐晓楠等编著 2015年版
- 企业职工安全教育普及丛书 压力容器安全知识问答 方立 主编 2008年版
- 高等院校理工类精品教材 实用仪器分析教程 [郭明,胡润淮,吴荣晖 主编] 2013年版
- 英汉塑料技术词汇 英汉对照 2015年版 钱德基,刘好菊 编
- 橡胶混炼 (德)安德里亚斯·林佩尔 编;苏正涛,王鹏,王辰 译 2017年版
- 膜科学与工程大会 膜系统中的化学和生物化学转化 英文版 (意)德里奥利 等主编 2012年版
- 生态纺织品与环保染化助剂 施亦东 编著 2014年版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