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甘肃省地方标准(DB62)

DB62/T 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 资料名称:DB62/T 5060.1-2024 草原有害生物调查 第1部分:鼠害调查技术规范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2.01 M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35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甘肃省草原鼠害调查技术规范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甘肃省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及其他草地中的鼠害调查工作。
  • 主要针对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黄鼠、跳鼠、沙鼠、鼢鼠等地上及地下害鼠。

2. 调查时间与范围

  • ​地上鼠​​:4-8月;​​地下鼠​​:4-5月、9-10月。
  • 覆盖全省草原类型,按NY/T 2999划分草地类(如高寒草甸、温性草原等)。

3. 调查方法

3.1 踏查
  • ​路线设计​​:县级单位全覆盖,涵盖所有草地类,相邻点间距≤10km。
  • ​频次​​:每年2次(繁殖前、越冬前),必要时增加。
  • ​内容​​:记录害鼠种类、草地类型、生境植物、危害方式,填写《踏查记录表》(附录A.1)。
3.2 标准样地调查
  • ​设立条件​​:发现危害、重点发生区、新入侵种时设立,乡镇级统一设置,每草地类≥1个样地。
  • ​地上鼠调查方法​​:
    • ​夹捕法​​:2.5 hm²样地,布设100个鼠夹(间距5m,行距50m),计算有效布夹数、夹捕率。
    • ​有效洞口法​​:0.25-1 hm²样地,堵塞洞口24小时后统计有效洞口数,计算洞口系数。
  • ​地下鼠调查方法​​:
    • ​土丘密度法​​:≥0.25 hm²样地,统计新土丘数,计算土丘密度及土丘系数。

4. 关键计算公式

  • ​有效布夹数​​:E = M - (L + E)(M布夹总数,L遗失夹数,E空翻夹数)。
  • ​夹捕率​​:N = Y/E ×100%(Y捕获总数)。
  • ​洞口系数​​:R = Y/B(Y捕尽鼠数,B有效洞口数)。
  • ​土丘系数​​:S = Y/A ×100%(A新土丘数)。

5. 危害评价标准

  • 根据有效洞口数或新土丘密度判定危害程度(附录B):
    • ​鼠兔类​​:≥180个/hm²为危害,≥360为严重危害。
    • ​沙鼠类​​:≥400(危害)→800(严重)。
    • ​鼢鼠类​​:≥150新土丘/hm²(危害)→300(严重)。

6. 数据记录与处理

  • 使用标准表格记录(附录A):
    • 表A.1踏查记录:坐标、草地类、危害描述。
    • 表A.2标准样地信息:地形、坡向、土壤类型等。
    • 表A.3/A.4汇总地上/地下鼠调查数据(捕获量、夹捕率、危害面积等)。
  • 调查后建立档案,分析数据,编写报告并提出防控建议。

7. 安全与防疫

  • 按NY/T 1905和NY/T 1481执行,包括工具消毒、人员防护、死鼠无害化处理。

8. 引用标准

  • 涉及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NY/T 1240(治理技术)、DB62/T 2682(控鼠规程)等10项标准。

9. 实施主体

  • 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负责解释,多单位协作起草。

该标准系统规范了草原鼠害调查的全流程,强调科学方法与数据标准化,为精准评估鼠害危害等级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技术依据。

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
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