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5097-2025 罗布麻栽培技术规程
- 资料名称:DB62/T 5097-2025 罗布麻栽培技术规程
- 英文名称:
- 文件大小:1.42 M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授权形式:免费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下载次数:3183 加入收藏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DB62/T 5097-2025《罗布麻栽培技术规程》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标准基础信息
- 适用范围:甘肃河西地区罗布麻的规范化栽培。
- 罗布麻定义:夹竹桃科罗布麻属多年生草本,耐旱、耐盐、耐寒,根茎叶花均可入药(平肝安神、清热利尿)。
- 技术流程:涵盖栽培环境→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加工贮藏→档案管理(见图1)。
二、栽培环境要求
- 自然条件
- 海拔:1300–2600m
- 气候:年均温7–12℃,年降水80–250mm,无霜期125–165天,年日照2500–3500小时。
- 土壤条件
- 土层厚度≥60cm,疏松碱性沙土或壤土。
- 环境标准
- 空气质量(GB 3095)、土壤风险值(GB 15618)、灌溉水(GB 5084)、绿色食品产地(NY/T 391)。
三、栽培技术
- 选地与整地
- 选地:排水良好、滴灌便利的地块。
- 整地:深翻30–40cm,施腐熟农家肥4–5万kg/hm²,配施氮磷钾(N 100–120kg/hm²、P₂O₅ 25–30kg/hm²、K₂O 30–35kg/hm²),耙平。
- 播种
- 种子处理:20–25℃温水浸种12小时,露白率≥70%后播种。
- 时间:4月上旬–5月上旬。
- 方式:穴播(行距30–40cm,穴深1–2cm,株距25–30cm),每穴3–5粒,覆细沙0.5–1cm,沟铺秸秆2–3cm并喷50%多菌灵2000倍液。
- 用种量:10–15kg/hm²。
四、田间管理
- 水肥管理
- 第1年:
- 浇水:播种后滴灌3次(200–250m³/hm²→100–150m³/hm²×2),后续每15–20天浇1次(共5–6次),越冬前浇透水。
- 施肥:6月施氮钾肥(N 100–120kg/hm² + K₂O 25–30kg/hm²);7–8月补施氮磷钾(N 70–80kg/hm² + P₂O₅ 20–25kg/hm² + K₂O 20–30kg/hm²);冬前施农家肥3.5–4万kg/hm²。
- 第2年及以后:
- 浇水:4月下旬起每20–25天滴灌1次(150–200m³/hm²,共6–7次),越冬前浇透水。
- 施肥:5月施氮磷钾(N 100–120kg/hm² + P₂O₅ 15–20kg/hm² + K₂O 25–30kg/hm²);7月下旬补施(N 50–55kg/hm² + P₂O₅ 15–20kg/hm² + K₂O 15–20kg/hm²);冬前施农家肥2.5–3万kg/hm²。
- 第1年:
- 中耕除草
- 第1年3–4次,第2年起每年2–3次。
五、病虫害防治
- 主要病虫害:叶锈病、红蜘蛛、蚜虫。
-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清除病株残体并无害化处理。
- 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诱杀蚜虫。
- 化学防治(符合GB/T 8321):
- 叶锈病:25%三唑酮1100–1300倍液或4%嘧啶核苷抗菌素300–400倍液,喷3–4次(间隔10–15天)。
- 红蜘蛛:45%联肼·乙螨唑6000–8000倍液/5%噻螨酮2000–2500倍液/99%矿物油100–2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间隔7–10天)。
- 蚜虫:1.5%苦参碱3000–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000–2500倍液/5%吡虫啉1000–20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间隔7–10天)。
六、采收技术
部位 | 采收时间 | 方法 |
---|---|---|
叶片 | 种植当年:8月下旬; 第2年起:6月、9月下旬各1次 | 自下而上采,保留主干上部1/3鲜叶。 |
花 | 第2年:5–8月每10–12天1次; 第3年:留种植株不采 | 避开高温时段,轻采轻放。 |
茎秆 | 落叶后 | 剔除杂草枯叶,除去枝节。 |
根 | 第3年起(隔株采收),地上枯萎后 | 挖出抖净泥土。 |
七、加工与贮藏运输
- 初加工:
- 叶片:去杂后通风晒干;茎秆:晒干打捆或切段阴干;根:阴干。
- 贮藏:
- 温度0–30℃,干燥通风库房,防霉防蛀防鼠(符合SB/T 11094、11095)。
- 运输:
- 通风避雨,避免暴晒挤压,不与异味物品混运。
八、生产记录与档案
- 记录内容:整地、栽植、肥水、病虫防治、采收加工、环境检测(空气/水/土)。
- 档案管理:纸质+电子双档案,检测报告保存≥24个月,电子档案备份保存≥3年,专人负责可追溯。
九、附录内容(A.1–A.3)
- 提供叶锈病、红蜘蛛、蚜虫的具体化学防治药剂配比及操作频次(详见正文第五部分)。
总结特点:
该标准系统规范了罗布麻从选地到加工的全链条技术,突出河西地区适应性(耐旱耐盐管理)、水肥精准调控(滴灌+一体化施肥)、绿色防治(农业/物理/化学结合),以及分部位采收的药用价值最大化。
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资源使用网盘存储,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下载速度一流;本站资源均为RAR/ZIP 格式压缩,为确保资源能够正常使用,需使用【WinRAR】等进行解压;
本站资源解压后格式为PDF的,为保证正常使用,推荐【Adobe Reader 8.0】以上版本进行阅读;
如果您发现文件无法下载,请稍后再次尝试;若依然如此,请到 报错页面 告诉我们。
本站提供的标准文件一般为PDF格式,如果您需要Word版本,可搜索【PDF转换成Word软件】进行转换;
本站资料均为网上收集,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之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正式场合使用,请购买正版;